35、人民幣區(qū)域國際化步伐展開
國際化是人民幣的發(fā)展方向,但人們一直就時機是否成熟、條件是否具備而爭論不已。我們要認識到人民幣國際化的階段性,首要任務是區(qū)域國際化,確切地說是在中國及周邊地區(qū)成為貿易結算貨幣甚至是儲備貨幣。1997年的東南亞金融危機使人民幣在港澳地區(qū)被普遍接受,在周邊其它國家和地區(qū)開始流通。2008年12月4日,中國與俄羅斯就加快促進兩國在貿易中改用本國貨幣結算進行了磋商,此前中俄已經進行了5年邊境貿易本幣結算的嘗試。12月12日,中國人民銀行和韓國銀行12日宣布簽署一個規(guī)模為1800億元人民幣/38萬億韓元的雙邊貨幣互換協(xié)議,為雙方的金融體系提供短期流動性支持,并推動雙邊貿易發(fā)展。隨后,中國又與包括俄羅斯、蒙古、越南、緬甸等在內的周邊8國簽訂了自主選擇雙邊貨幣結算協(xié)議。人民幣的國際化步伐已從中國周邊地區(qū)展開。
36、中國時代加速來臨
有英國媒體認為,除非中國有朝一日能真正按其大國分量行事,否則不妨把它作為350個阿爾巴尼亞而不是一個美國來看待。但是,不可否認的是,中國時代正在加速來臨。中國并非新興經濟體,確切地說,中國是“復興”經濟體。麥迪森曾組織專家運用購買力評價方法進行過比較精細和全面的定量測算,1820年中國GDP居世界首位,占世界總量的28.7%,印度、法國、英國加起來才占世界總量的26.5%。2007年中國GDP現(xiàn)價總量為257306億元,超過了德國,成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總體而言,金融危機對歐美的影響要大于中國,如果應對得當,無疑將會加速中國復興的進程。
江蘇公務員考試網www.5yx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