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非法出售、私贈文物藏品罪與非法向外國人出售、贈送珍貴文物罪的區(qū)別:(1)前罪主體僅限于過于博物館、圖書館等單位;后罪則可是一般自然人和單位。(2)前罪對象僅限于國家保護的文物藏品;后罪則可以是國家、集體、個人收藏的文物,但以國家禁止出口的珍貴文物為標準。(3)前罪僅限于向國內(nèi)的非過于單位或者個人;后罪則向外國人。
2、搶奪、竊取國家檔案的,以搶奪竊取國有檔案罪定罪處罰。
3、妨害傳染病防治罪,不惜是造成甲類傳染病傳播或有傳播危險的行為。
4、傳染病菌種、毒種擴散罪主體須是從事實驗、保藏、攜帶、運輸傳染病菌種、毒種的人員。
5、采集、供應血液,制作、供應血液制品事故罪主體須是經(jīng)國家主管部門批準采集、供應血液或制作、供應血液制品的部門,其要求造成危害他人身體健康的結果,而非法采集、供應血液,制作、供應血液制品罪則只要求足以危害人身健康。
6、醫(yī)療事故罪不惜是造成就診人死亡或嚴重損害其身體健康。
7、已滿14周歲不滿6周歲,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人,可以成為販賣毒品罪的主體;走私、運輸、制造毒品罪的主體不惜是已滿16周歲,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人。
8、行為人在一次走私活動中。既走私毒品又走私其他貨物的、物品的,一般應按走私毒品罪和構成的其他走私罪,實行數(shù)罪并罰。
9、行為人故意以非毒品冒充真毒品或者明知是假毒品而販賣牟利的,應認定為詐騙罪,而非販賣毒品罪;但行為人以為是真毒品而販賣,事實上有可能販賣毒品的,應認定為販賣毒品罪(未遂)。
10、包庇走私、販賣、運輸、制造毒品的犯罪分子,窩藏、轉移、隱瞞毒品或者犯罪所得的財物的行為,不能認定為包庇罪、窩藏罪與窩藏贓物罪,而應認定為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窩藏、轉移、隱藏毒品、毒贓罪。
11、非法提供麻醉藥品罪、精神藥品罪主體必須是依法從事生產(chǎn)、運輸、管理、使用國家管制的麻醉藥品、精神藥品的人員與單位。
12、以牟利為目的,向吸食、注射毒品的人有償提供上述麻醉藥品或者精神藥品的,應認定為販賣毒品罪。
13、明知是走私、販賣毒品的犯罪人,而向其提供上述麻醉藥品或精神藥品的,不管是有償提供還是無償提供,均應認定為走私、販賣毒品罪。
14、強奸后迫使賣淫,造成被強迫賣淫的人重傷、死亡或者其他嚴重后果的,以組織賣淫罪或者強迫賣淫罪從重處罰(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不另定其他罪名。
15、在組織他人賣淫的犯罪活動中,對被組織人有引誘、容留、介紹賣淫活動的,應當作為組織賣淫罪的量刑情節(jié)予以考慮,不實行數(shù)罪并罰。如這些行為是對被組織者以外的其他人實施的,即被組織者與被引誘、容留、介紹者具有不同一性時,仍應分別定罪,實行數(shù)罪并罰。
16、行為人明知他人患有嚴重性病而組織、強迫或引誘、容留、介紹他們賣淫的,除符合組織賣淫罪、強迫賣淫罪與引誘、容留、介紹賣淫罪的構成要件外,還構成傳播性病罪的教唆犯與幫助犯(想象競合),不實行數(shù)罪并罰,以前述幾項罪定罪處罰。
17、旅館業(yè)、飲食服務業(yè)、文化娛樂業(yè)、出租汽車業(yè)等單位的人員,利用本單位條件,組織、強迫、引誘、容留、介紹他人賣淫的,依照刑法第358條組織他人賣淫罪、強迫他人賣淫罪或者第359條引誘、容留、介紹他人賣淫罪定罪處罰。
18、國家工作人員在國內(nèi)公務活動中或對外交往中接受禮物,依照國家規(guī)定應當交公而不交公,數(shù)額較大的,以貪污罪論處。
19、因挪用公款索取、收受賄賂構成犯罪的,應當依照數(shù)罪并罰的規(guī)定處罰;挪用公款進行非法活動構成其他犯罪的,依照數(shù)罪并罰的規(guī)定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