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測言語理解題簡單有效的好方法——主題詞篩選
主旨觀點題,作為國省考行測言語理解與表達中每年必考的重點題型,很多同學在做題過程中會遇到諸多困境,如讀不進去、讀不懂、無法快速篩選重點等。今天小編就給各位同學介紹一種在解題過程中簡單方便有效的方法——主題詞篩選。
所謂主題詞,就是整個文段圍繞的核心論述對象,正確的主旨選項需要體現(xiàn)出主題詞。如果我們能夠確定文段主題詞,我們就可以通過主題詞篩選將易混淆選項快速排除。那到底如何確定主題詞呢?
一、文段中的高頻詞
【例1】黃色與紅色一樣,是中華民族偏愛的顏色。在與“五行說”相對應的“五色論”里,黃色代表土,居于四方的中央。東漢的儒家為了抬高君權,突出了“五行”和“五方”中“土居中央”的觀點,把土說成是一切元素的根本,因此中央是至高無上的,這也極大地提高了黃色的地位。三國時期的魏文帝曹丕也接受了這一說法,把黃色定為正色之首,隨后的隋、唐王朝都加以效仿。從唐代起,正黃色成為皇室的專用色,濫用即會獲罪。時隔千年,雖然黃色早已進入尋常百姓家,但金黃色那高貴莊嚴的氣質依然存在。
對這段文字概括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span>
A.分析中華民族偏愛黃色的原因
B追溯土居中央觀念的形成歷史
C.探討顏色與五行觀念的內在淵源
D.強調皇權觀念對色彩文化的影響
【解析】答案選A。文段首先指出黃色是中華民族偏愛的顏色,接著通過“東漢”“三國時期”“唐代”及現(xiàn)代來具體說明為什么中華民族偏愛黃色,因此文段重點介紹了中華民族偏愛黃色的原因,對應A項。B、C、D三項均脫離“黃色”這一主要論述話題,偏離文段重點,排除。故本題選A。
大家通讀全文可發(fā)現(xiàn),文段中大量出現(xiàn)的高頻詞為“黃色”一詞,能體現(xiàn)出這一主題詞的也就是A項。通過這道題我們會發(fā)現(xiàn),文段中大量高頻出現(xiàn)的概念往往就是這段話的主題詞。
二、關鍵句的核心論述對象
【例2】無論出于什么原因,網絡語言低俗化都對網絡文明建設造成了危害,甚至會從網上轉到網下,降低整個社會的文明程度。當前,網絡語言的發(fā)展路徑已經很清晰:從虛擬空間進入口語表達,再進入書面語,最終有可能沉淀到語言應用的各個方面。如果任由網絡低俗語言發(fā)展,久而久之它們就會成為約定俗成的慣用語,其負面效應不容忽視。
這段文字意在說明:
A.網絡語言低俗化的負面效應已開始凸顯
B.網絡語言低俗化將會影響社會文明程度
C.應該警惕網絡語言向習慣語轉化的可能
D.亟須采取措施治理網絡語言低俗化趨勢
【解析】答案選D。文段首先指出網絡語言低俗化會降低整個社會的文明程度,然后通過對當前網絡語言從虛擬空間延伸到現(xiàn)實空間,最終沉淀到語言應用的方方面面的發(fā)展路徑的梳理,強調不能任由網絡低俗語言持續(xù)蔓延。文段強調的是重視網絡低俗語言的負面效應,采取措施阻止其進一步發(fā)展。通過分析文段,我們可以知道文段尾句是整個文段的主旨句,而尾句的核心論述對象為網絡低俗語言,在選項中要體現(xiàn)出這一意思。首先排除C項,它論述的是“網絡語言”而不是“網絡低俗語言”,偏離主題詞,排除。A項側重論述網絡語言低俗化的現(xiàn)狀,文段重點在重視網絡低俗語言的負面效應,采取措施阻止其進一步發(fā)展,排除;B項側重論述網絡語言低俗化,偏離重點,排除;只有D項提出亟須采取措施治理網絡語言低俗化趨勢,為文段意在說明的內容。故本題選D。
通過這道題,我們發(fā)現(xiàn),主旨句的核心論述對象也是文段的主題詞。
總體來說,尋找主題詞可以優(yōu)先尋找高頻詞,如果高頻詞不是文段論述的重點,那我們就需要尋找關鍵句,進而確定關鍵句中的核心論述對象。
當我們明確主題詞后,就可以借助主題詞篩選,快速準確排除沒有抓住文段重點話題的選項,提升正確率。
相關閱讀:1、更多申論技巧,戳這里:http://www.5yxx.com/category/34.html
相關閱讀:1、更多申論技巧,戳這里:http://www.5yxx.com/category/34.html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