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測樸素邏輯為何“緊追不舍”?
在行測邏輯判斷中有一種題型讓大家比較為之苦惱:它并不像其它邏輯類型題那樣有“華麗”的理論及知識點,也沒有一個過統(tǒng)一的含義,它就是我們又愛又恨的樸素邏輯。它雖然叫樸素邏輯但做起來一點也不樸素,既要有腦筋急轉彎的靈活性,還有奧數(shù)的縝密性。它總是帶著那層神秘的面紗,讓我們產生無限的“遐想”。今天江蘇公務員考試網(wǎng)小編就為大家來揭開這層神秘面紗:
長按識別,進入24年國、省考交流群
長按識別,進入24年國、省考交流群
備考資料、資訊一網(wǎng)打盡
(一)認清樸素邏輯
“知己知彼百戰(zhàn)百勝”,首先我們要充分認識和認清樸素邏輯。知道這種題型是什么并與其他的題型的區(qū)別,掌握這種題型的規(guī)律與特點,這是我們第一要做到的。對此,很多人可能會嗤之以鼻,這么簡單的事還用強調嗎?對的,它雖簡單但卻是基礎,萬丈高樓平地起,靠的就是基礎,大家一定要重視起來。
認清樸素邏輯不僅是讓大家去區(qū)分它與其他題型,更是要大家知道它是多么的與眾不同。
(二)緊追不舍方得始終
當解這種題的時候大家要秉持的一個思想,那就是題干給出的相關內容皆為正確的。小伙伴們千萬不要去質疑題干,因為在部分題中你可能會發(fā)現(xiàn)其所描述內容與我們認知不一樣;部分話述讀起來拗口別扭等。這時候你要不斷提醒自己題干都是真的,是準確的。帶著這種思想細讀題干并加以整理。
讀完題干后呢,我們要做的就是要知道應如何下手。在這,有一個方法叫做找突破口。找突破口就是針對這種題型我們應該如何下手,從何處去著手去解題。突破口包含兩個方面:一是“關聯(lián)性”;另一為“確定性”。
我們要從這兩個方面下手,但存在一個問題,大家找突破口找得很準,可接下來總出問題。問題就在于不知再去找什么。這時候大家要注意了,當你找到突破口的時候,不管是確定的還是關聯(lián)的,根據(jù)這個突破口推出什么結論后,千萬不要放棄這個結論,要以這個結論為紐帶在題干中尋找與其相關的信息,以此類推在往下走。就像破案,手中有一個線索順藤摸瓜,緊抓不放最終得出答案。
下面通過例題進行講解說明:
例題、甲、乙、丙三人大學畢業(yè)后選擇從事各不相同的職業(yè):教師、律師、工程師。其他同學做了如下猜測:
小李:“甲是工程師,乙是教師。”
小王:“甲是教師,丙是工程師。”
小方:“甲是律師,乙是工程師。”
后來證實,小李、小王和小方都只猜對了一半。那么,甲、乙、丙分別從事何種職業(yè)?
A.甲是教師,乙是律師,丙是工程師
B.甲是工程師,乙是律師,丙是教師
C.甲是律師,乙是工程師,丙是教師
D.甲是律師,乙是教師,丙是工程師
【解析】D。針對這個題目我們可以找多維度的信息,小方說的乙是工程師,它涉及乙和工程師的信息,同時小李說的甲是工程師,乙是教師,也涉及到乙和工程師的信息,分析發(fā)現(xiàn)小方的后半句不能為真,如果為真,則小李說的兩句話都假。因此小方的后半句一定為假。根據(jù)三個人“都只猜對了一半”可知小方的前半句為真,即甲是律師;結合小王的話可知丙是工程師,則乙是教師。故本題選D。
其實樸素邏輯總給我們那種無中生有、暗度陳倉的感覺,我們要想解決掉它就要把它的每條路都堵死,像打地鼠一樣緊追不舍把它“打出來”。記住緊追不舍放的始終!
相關閱讀:
公務員競爭激烈,不會選一個好崗?
筆試知識點太多,學完就忘知識不進腦?
不了解高效做題順序,沒有答題策略?
不知如何規(guī)劃備考,總是白白浪費時間?
2024年江蘇公務員考試推薦教程——2024年江蘇公務員考試通用教程
考得好,不如選得好!
相關閱讀:2023年江蘇公務員考試報考系統(tǒng)
2024年江蘇公務員考試推薦教程——2024年江蘇公務員考試通用教程
1、教程包含公務員通用教材5本+公務員考試快速提分手冊1本;
2、購買教程即贈送130+知識點精講、近2W到練習題、200多套模擬題;
3、有效期為一年(從解鎖當日算起);
4、配套課程與練習,可直接掃碼通過微信小程序進入。
考得好,不如選得好!
1V1專業(yè)報考指導:4000677898
掃碼進群,與一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們一起拼搏、努力、上岸!
相關閱讀:2023年江蘇公務員考試報考系統(tǒng)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