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tǒng)考:全是技巧!公基難點巧突破!
公共基礎知識備考篇
今天一起看看江蘇事業(yè)單位考試中,公共基礎部分具體考察哪類題目。從公共基礎科目來看,題量在15題左右,2021年考13題,可以分為法律、哲學、政治理論、經濟、管理、歷史人文、科技常識等模塊。
1、關注時政熱點和會議文件
對時政理論、熱點事件的考察,一直是江蘇省屬事業(yè)單位考試的一大特色!政治理論題目是每年必考題型,考查3-5題左右。政治理論包括時政熱點類題目和黨史知識類題目。2021年zhen題考查三題時政問題,一題黨史問題。時政題目涉及黨史學習教育、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中美高層戰(zhàn)略對話等去年發(fā)生的重要事件。
2、熟知管理理論和管理文件
為了凸顯對管理類人才的需求,在 2021 年題目設置中,命題人設置了 2 道管理類題目,對于管理學知識的考查與近年相比無較大差別。2021 年管理類題目考察內容包括“精準基層服務知識”,以及“管理模型”兩部分,難度系數(shù)較高。
3、熟記常規(guī)法律和新法
江蘇省屬事業(yè)單位考試一向重視對于基本法律理論的考察,如“法理學、憲法、 民法、行政法”等常規(guī)法律。此外,對于本年度新出臺的法律法規(guī)或法律修正案也較為青睞,如“國旗法、監(jiān)察法、外商投資法、英雄烈士保護法”等。如下面zhen題。
【試題演練】
在司法裁判中盡量保持情與法的有機統(tǒng)一,是我國一個根深蒂固的傳統(tǒng)司法理念。下列對傳統(tǒng)司法中“情”的含義理解不正確的是
A.情節(jié),即嫌疑人實施犯罪的具體情況
B.情理,即普通人都有的常識理性
C.情志,即嫌疑人的犯罪動機和目的
D.情感,即司法官員個人的惻隱之心
答案:A
解析:古代刑事司法中所稱的“情”,大致包括了這樣三個層次的含義:情理,即普通人都有的基本邏輯和知識;情志,即嫌疑人的犯罪動機和目的;情感,即司法官員個人的惻隱之心。
4、加強對哲學、經濟的理解
哲學和經濟模塊,除了考查常規(guī)理論知識外,也會聚焦當年的時政熱點,理論與時政相結合,借此考查考生的綜合應變能力。
經濟常識,會考查1-2題,重點在于宏觀經濟中的宏觀調控,財政政策、貨幣政策以及結合當前經濟形勢,宏觀經濟手段操作方向。
哲學題目也是每年必考題型,考查2題左右。重點在于唯物論,辯證法,認識論三大知識點。出題方式通常是結合領導人發(fā)言或者國家的決策方針考查體現(xiàn)的哲學原理。
5、強化人文知識點的記憶
人文歷史、生活常識部分也會有所涉及,3題左右,內容涉及廣、范圍大,可謂包羅萬象。因此,人文模塊是公共基礎部分備考的難點。想要做好這部分的備考,需要考生不斷積累相關知識。然而,人文部分備考固然較難,卻也是有章可循。建議備考考生多多關注最近幾年江蘇省屬事業(yè)單位統(tǒng)考、省考、各省聯(lián)考以及國考中涉及的人文常識題目,并對這些題目涉及的人文知識做深入的學習和記憶。因為有些高頻考點,會以不同的形式重復出現(xiàn)。對于這部分內容考生需引起重視,如“文學常識、諸子百家、傳統(tǒng)節(jié)日、 戲曲、天干地支、24 節(jié)氣”等。若備考時間較為緊張,可以合理安排放在該部分的精力,以追求更高效的備考過程。
【試題演練】
我國許多高校都有一座教學樓叫“明德樓”,名字取自古代名言“大學之道, 在明明德”。這句名言出自的典籍是()。
A. 《尚書》 B.《論語》
C. 《禮記》 D.《孟子》
答案:C
解析:第一步,本題考查文學知識。
第二步,“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是《禮記大學》開篇的第一句話,也是整篇《大學》的綱領。《大學》出自《禮記》,原本是《禮記》四十九篇中的第四十二篇!抖Y記》原名《小戴禮記》,又名《小戴記》,由漢宣帝時人戴圣根據(jù)歷史上遺留下來的一批佚名儒家的著作合編而成。
公共基礎知識部分內容多而雜,對學生而言復習壓力較大,因此,學習的方向至關重要:
、傧到y(tǒng)梳理,細致學習。知識提綱,高效復習。初學時參照學習資料,認真仔細學習,復習時借助知識框架,快速高效學習。
②厘清重點題型,有針對性學習。由上述四年的考情考務可知,時政、管理、法律、經濟都是必考模塊,需要重點學習,哲學、人文、科技歷史模塊兼顧。
、叟c練習相結合。本科目的學習,離不開大量題目的練習,在練習中查漏補缺,舉一反三,不斷進步。
、苤卦诜e累。本科目知識駁雜,貫穿于我們的日常生活,多觀察、多思考,不斷積累。
通知:2022年江蘇統(tǒng)考筆試已重啟(7月2日!2022年江蘇統(tǒng)考筆試時間公布! ),筆試時間為7月2日上午。大家一定要調整好心態(tài),積極應對,高質量完成每天的復習任務吖~有需要的考生可參考2022年江蘇事業(yè)單位課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