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考”精神你會如何談理解?
1949年,在中共中央即將離開西柏坡之際,毛澤東同志提出了“趕考”命題。2013年,總書記在西柏坡考察時指出,“黨面臨的‘趕考’遠未結束。”2019年在香山革命紀念館參觀《為新中國奠基》主題展覽,再次提到以“趕考”的清醒和堅定答好新時代的答卷” “趕考”之路,任重道遠。
2021年恰逢建黨百年華誕,趕考之路依然任重道遠。趕考意識如何運用到面試答題中,我們就運用最常考的題型綜合分析題目來舉例子。
例如:習總書記曾談到:“趕考”之路,任重道遠”,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首先,要解釋這句話并且分析道理。
“趕考”精神是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和關鍵節(jié)點。趕考的呼應的是永葆初心和使命。赴趕考之路是堅持以人為本、執(zhí)政為民的價值取向。有居安思危、思則有備的憂患意識,有廉政勤政、永不懈怠的進取精神。
其次,要解釋趕考精神的重要性。
趕考精神的重要性,需要放在時間的維度來看。也就是過去到現在再到未來。
一從過去來看,在西柏坡時期,我們黨面臨的新形勢是中國人民解放戰(zhàn)爭即將取得全國勝利,黨的工作重心將由農村向城市轉移。面臨的考題是“怎樣建立一個新中國,建設一個什么樣的新中國”。1949年的進京趕考,70多年的實踐充分證明,我們黨在這場歷史性考試中取得了優(yōu)異成績。
二從現在來看,新時代的發(fā)展,經過70多年的發(fā)展,我們黨領導人民創(chuàng)造了世所罕見的經濟快速發(fā)展奇跡和社會長期穩(wěn)定奇跡。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國經濟社會發(fā)展取得歷史性成就,綜合國力迅速增強,人民生活水平正在從小康向全面小康邁進,奠定了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前進的堅實基礎。趕考精神也為新時代的發(fā)展畫上堅定的注腳。
三從未來來看,從2035年到本世紀中葉,在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基礎上,再奮斗十五年,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這就是新時代的考題。需要我們繼續(xù)趕考之路。
無論是從過去到現在還是到未來,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考題,所以趕考精神,永遠在路上。
最后,要去談下如何踐行趕考精神,去答好時代答卷。
對于這個問題,很多學生會覺得很空很大,到底如何踐行,我們可以落腳點放在一個普通的工作人員角度來看,作為一名公職人員,如何在自己的崗位上不斷具有趕考意識做好時代答卷。
一要信念堅定做到想考。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之日起,就樹立了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觀。人民群眾是這場考試的‘考官’,造福人民才是最大的政績。要堅定信念,具有趕考意識。
二要增強本領做到考好。進入新時代,既要政治過硬,也要本領高強。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學習方法要創(chuàng)新和注重實效。善于把學習到的本領運用到實際工作中去,把學習成效轉化為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的實際行動。能及時應對各種時代的考驗。
不僅公職人員需要具備趕考意識,對于我們每一個奮斗在考試道路上的青年而言,我們也要不忘初心,砥礪前行,不斷奮斗,實現夢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