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道題120分鐘,國考行測來得及做完嗎?
國考的考試時間一直比較穩(wěn)定,2022國考公告預計10月中旬發(fā)布,11月下旬筆試。正在備考國家公務員考試的同學要盡快制定系統(tǒng)的學習計劃,投入備考。
在備考之初,了解考試的題型題量以及題型特點,明確備考重點,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我們的復習效率。
江蘇公務員考試網(wǎng)小編了解到:國考行測試卷近五年總題量和各題型題量的分布比較固定,2022年國考試卷的題型題量基本與往年保持一致。
行測考察5個板塊,其中言語理解與表達、判斷推理兩大模塊考查80道題,占總題量的60%以上,是拉分的重點題型,同時也是我們備考和得分的重點。
資料分析和數(shù)量關系2個題型難度較低,但是需要計算和數(shù)據(jù)處理,特別費時。行測考察120分鐘,考生需要完成130題(地市級),按照1分鐘1道題計算時間也不夠用。這兩個板塊的題目需要考生夯實理論基礎,同時提高做題效率,養(yǎng)成良好的做題習慣。>>>2018年-2021年國考行測考情簡析!
題量大時間短,如何做到1分鐘完成1道題?
國家公務員考試筆試考察行測和申論,實行分類分級的考試辦法,對副省級以上機關崗位和地市級機關崗位分別命制試題。報考公安機關人民警察職位、審計、銀保監(jiān)會等其他特殊崗位的,還要進行專業(yè)科目筆試。
行測的考試時間是120分鐘,總題量一直是130題(副省級135題),如何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做完所有試題并保證較高的正確率呢?
1、充分了解題型特點
同學們在備考的過程中,要明確公務員考試的內容,行測分為常識判斷、數(shù)量關系、資料分析、言語理解與表達、判斷推理五大板塊。
“常識”部分并不需要考生多費精力,把平時積累的知識發(fā)揮出來就可以了,選項一目了然,不會的也不需要糾結。“數(shù)量關系”主要考查計算能力、分析能力,對考生的運算要求非常高,對于絕大多數(shù)考生而言也是最難的一部分內容。“資料分析”側重對材料的理解和閱讀,要求考生對一些數(shù)學公式極其熟練并且對數(shù)字很敏感才能提高正確率。“言語理解與表達”側重考生對語言文字的運用與理解,分析作者的意圖和傾向,而考生做題時大多帶有一定的主觀性。“判斷推理”側重考查報考者的邏輯分析能力,主要包括“邏輯判斷、圖形推理、類比推理、定義判斷”四部分內容,其中邏輯判斷是重難點。。。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能看到數(shù)量關系和資料分析側重理科的考查,言語理解和判斷推理側重文科的考查。
2、科學合理安排做題順序
對于大多數(shù)同學而言,有一些重點題型是需要我們花時間準備的。
資料分析、片段閱讀、定義判斷、類比推理建議大家可以先做,有助于拿到基礎分數(shù),不擅長數(shù)量關系、數(shù)字推理的考生可以將更多的時間放到其他題型上面,提高正確率。
3、根據(jù)考試狀態(tài)靈活應對
對文字敏感的同學可以先做常識、言語理解、判斷推理等行測文科題目;對數(shù)字敏感的同學可以先做資料分析、數(shù)量關系等行測理科試題,先易后難,避免失誤影響考試成績。
除此之外,大家還要根據(jù)當天考試狀態(tài)合理調整,盡量在考場上發(fā)揮出最佳水平,拿到高分,提高進入面試的幾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