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江蘇公務員考試政治常識題(38)
2022年江蘇公務員考試暫未啟動,根據歷年江蘇考試報名時間,預測2022年江蘇公務員考試報名時間在2021年10月,筆試時間預計在2021年12月。歷年江蘇省考公共科目為《行政職業(yè)能力測驗》和《申論》,考試們抓緊時間備考。需要復習的考生可借鑒參考2022年江蘇公務員考試通用教程。下面江蘇公務員考試網為考生提供一些政治常識練習題供考生練習。
1.赫拉克利特認為萬物的本原是火,世界是按規(guī)律燃燒著,照規(guī)律熄滅著的一團永恒的活火。赫拉克利特的這一觀點屬于( )。
A.客觀唯心主義
B.主觀唯心主義
C.樸素唯物主義
D.機械唯物主義
2.我國實行對外開放,發(fā)展對外經濟關系,必須堅持的根本基點是( )。
A.內外聯動,互利共贏
B.獨立自主,自力更生
C.擴大開放領域,優(yōu)化開放結構
D.“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
3.在( )開幕詞中,>鄧小平>第一次提出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這個科學命題,它標志著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正式確立。報告系統(tǒng)地提出了社會主義建設在各個領域的基本任務,確定了全面開創(chuàng)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局面的綱領。
A.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
B.黨的十一屆四中全會
C.黨的十二大
D.黨的十三大
4.胡錦濤同志指出,我們要把共同建設、共同享有貫穿于和諧社會建設的全過程,真正做到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
共建共享理論本身所蘊含的道理是 。
A.人民群眾是社會實踐的主體
B.人民群眾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
C.人民群眾可以創(chuàng)造真理
D.人民群眾是社會財富的創(chuàng)造者
5.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于2014年10月20至23日在北京舉行,會議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是( )。
A.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B.完善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C.社會主義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實
D.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江蘇公務員考試網參考與解析
1.答案: C
解析:
樸素唯物主義,是指用某一種或幾種具體物質形態(tài)來解釋世界本原的哲學學說,是唯物主義發(fā)展的最初歷史形態(tài)。它否認世界是神創(chuàng)造的,把世界的本原歸根為某一種或幾種具體物質形態(tài)。赫拉克利特關于世界本原是火的觀點,屬于典型的樸素唯物主義。故選D.
本題相關知識點:
客觀唯心主義把客觀精神(如上帝>、理念、絕對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認為現實的物質世界只是這些客觀精神的外化和表現;>中國宋代程朱理學的"理",古希臘柏拉圖的“理念”,德國黑格爾的“絕對觀念”,>就都是這種作為世界本體的客觀精神或原則。
主觀唯心主義把個人的某種主觀精神如感覺、經驗、心靈、意識、觀念、意志等看作是世界上一切事物產生和存在的根源與基礎,而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則是由這些主觀精神所派生的,是這些主觀精神的顯現。中國>宋明時期的心學所謂的“心即理”、“吾心即是宇宙”、“心外無物”、“心外無理”,英國貝克萊的所謂“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觀念的集合”等觀點,就是有代表性的、典型的主觀唯心主義。莊子是中國主觀唯心主義的代表人物之一。
機械唯物主義,即形而上學唯物主義,它承認世界的物質性,但卻用孤立、靜止、片面的觀點解釋世界,看不到世界的事物和現象之間的普遍聯系和變化發(fā)展,或者只是承認機械的聯系和機械的運動,因而表現出機械的、形而上學的特征。>17世紀的英國>唯物主義,18世紀的法國>唯物主義,19 世紀40年代德國>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是近代唯物主義的幾個主要流派。
2.答案: B
解析:
外因是事物存在和發(fā)展的外部條件,它通過內因而作用于事物的存在和發(fā)展;內因是事物發(fā)展的根本原因,所以對外開放必須堅持的“根本基點”必然是內因,即必須始終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則,故本題選B
3.答案: C
解析:
1982年,鄧小平同志在黨的十二大開幕詞中,提出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重大命題。所以本題選C。
4.答案: BD
解析:
“把共同建設、共同享有貫穿于和諧社會建設的全過程,真正做到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可見,人民群眾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人民群眾是社會財富的創(chuàng)造者。故正確答案為B、D項。
A選項與題意本身無關;C選項的說法錯誤,真理是永恒存在的,不是某個群體或個人創(chuàng)造的。
5.答案: A
解析:
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于2014年10月20至23日在北京舉行,會議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因此,本題選擇A選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