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江蘇省考申論熱點:家長群不是“馬屁群”
本期為各位考生帶來了2021年江蘇省考申論熱點:家長群不是“馬屁群”。要想申論成績好,方法技巧很重要。江蘇公務員考試中,申論是最能拉開考生成績的一門科目,積累對于申論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江蘇公務員考試網溫馨提示考生閱讀下文,相信能給考生帶來一定的幫助。
相關文章
仔細研讀下文>>>2021年江蘇省考申論熱點:家長群不是“馬屁群”
家長群不是“馬屁群”
【背景鏈接】
前段時間,江蘇一個家長“退出家長群”的視頻火了,無數家長紛紛點贊,并大訴苦水,表示自己也遭遇同樣的問題。隨后央視也就這件事進行了評價:讓家長改作業(yè)是老師的缺位!
【綜合分析】
家長退群的視頻刷屏,都是因為天下家長有著太多的共鳴。客觀地說,并不是所有的家長群都讓家長崩潰,但是讓家長足以崩潰的,大有“群”在。家長要不要協助老師的教學?當然應該!這個話題已經不需要再討論了。但是協助到什么份兒了,應該有邊界,不能沒規(guī)矩。
【相關問題】
(1)現在的家長群,不少就是“馬屁群”。有一部分熱情過頭的家長,別說替代老師批改作業(yè),就連打掃衛(wèi)生、布置教室、食堂打菜之類的工作,不少家長也是搶著干。但是同樣三四十歲的年紀,有的家長日子很滋潤,做的是全職,有這個時間和精力,有的就是想通過這種方式讓自己的孩子在學校得到更多的關注和重視。而更多的家長自己職場的壓力、養(yǎng)家糊口的生存壓力已經夠大了,更不用說有兩個孩子同時上學的二孩家長。但是他們同樣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學校得到平等的關注和重視。
(2)老師很辛苦,家長也辛苦。但在教學上,校內校外的責任和義務有區(qū)別。尤其在輔導孩子學習、幫老師批改作業(yè)、應付孩子的各種打卡、參加學校的勞動等等等等方面,不同的家長一定有時間和精力上的差異,但一定不是對孩子和老師重視程度的差異。學校和老師不能在另一部分家長的殷勤當中迷失方向,不能當成理所當然,更不能以此當成家長對孩子重不重視、對老師支不支持的判斷依據,不能通過這樣的簡單對比,給另一部分學生和家長造成傷害。
。3)家長群,說到底就是個家校之間的聯絡群。不能淪為任務群、馬屁群、點評群。否則時間長了,家長和老師都會因為對比和攀比,造成崩潰感。很多年輕的家長不愿生、不敢生二孩,重要的原因就是沒有精力和能力應對孩子的學業(yè)壓力。
【相關對策】
(1)老師與家長的關系,是教育協助的關系,也應該是親清的關系。否則教育的平等無從談起。那么家長群里的邊界怎么劃、規(guī)矩怎么做?有人說應該還原家長群“原來的模樣”,要我說,家校原本就沒有群,有群就有了交流的方便,但方便同時反而把教育的權力和責任邊界弄丟了,把相互理解的概念給弄模糊了。這是需要由教育部門來重構重置的。
。2)教育減負,家長不能成為遺忘的角色。學校和老師面前,家長永遠是“弱勢群體”,是有求于學校和老師的一方。所以相互理解,首先學校和老師一定要更多地理解家長。要通過教育的平等、人與人之間的平等,通過權力邊界的清晰劃分,擔當好份內的工作,得到家長的理解和支持,得到家長和學生的尊重。
。3)教育主管部門和學校把家長群的規(guī)矩,做在群外,做在校內。比如講有的地方和學校規(guī)定,家長群只允許發(fā)送學校公告和班級通知,絕不允許就個別學生的情況在群里做任何討論。有的禁止家長批改作業(yè)、打掃教室衛(wèi)生、甚至包括禁止在群里點贊、禁止發(fā)送奉承拍馬的內容等等。這些規(guī)則,都是真正懂教育、懂社會、懂責任和權力邊界的教育主管部門或者校方單方面做出來的。
【相關論述】
解鈴還須系鈴人,建議教育主管部門對中小學、幼兒園,尤其基礎教階段的家長群,設置科學的邊界,嚴格的規(guī)則,給家長和老師同時減負,同時減壓。 ——潮評社
“拍馬屁群”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是家長與教師特定相處模式、溝通方式的“并發(fā)癥”。——央廣網
在標準化的規(guī)定之外,更重要的是重建家長與教師之間公事公辦的規(guī)則,在他們之間樹立起一種“疏離感”“分寸感”,讓家長群回歸原本的意義,避免防不勝防的人情經營和關系維護。——央廣網
![相關文章](/images/xgwz_ico.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