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測言語理解答題技巧:承接敘述題怎么避坑
片段閱讀題目一向是眾多考生在言語理解與表達的板塊中拿分的希望。2021年江蘇省考即將來臨,相信大部分考生已經(jīng)有一些刷題經(jīng)驗了,那么肯定見識過一些覺得考察的很偏的題,總感覺拿捏不準文段到底想表達什么?今天江蘇公務(wù)員考試網(wǎng)以一個題目為例,帶著大家學習一下對于這種難題該如何選擇?
相關(guān)文章
例1.辛亥革命后,紫禁城舊藏和宮中傳世品大量流失。這時,這些以前在中國本土以外幾乎不為人知、甚至普通中國人自己都不很了解的官窯瓷器才不斷展現(xiàn)于世。因此,當今有些旅游者參觀了幾家外國博物館,見到館藏的一些官窯瓷器,就想當然張冠李戴地誤以為西方歷史上對中國瓷器的崇高評價是針對官窯的,這實在是一個歷史誤會。
這段文字接下來最可能討論:
A.中國瓷器出口西方的歷史
B.西方歷史上對中國瓷器的評價
C.官窯瓷器在民間的流傳
D.這個歷史誤會產(chǎn)生的原因
【解析】答案為A。這個題目很多同學會想選D。分析文段,前兩句話告訴我們辛亥革命后官窯瓷器才展現(xiàn)于世。因此得出結(jié)論有些游客認為西方歷史上對中國瓷器的崇高評價是針對官窯的,這實在是一個歷史誤會。尾句得出一個結(jié)論,接下來最有可能去銜接的無外乎兩個角度,一是講得出此論斷的原因,二是具體闡釋該論斷。此題中B、C較好排除,B是圍繞尾句前半部分展開論述,與作者的論斷不銜接,排除。C官窯瓷器在民間的流傳顯然與坐著的論斷沒有關(guān)系,排除。A是從具體闡釋的角度展開,D是在分析原因。那么為什么選擇A不選D呢?大家仔細想一下D在題干中有沒有告訴我們?有的,因此之前的內(nèi)容就是,原因就是:辛亥革命后官窯瓷器才展現(xiàn)于世,那自然有些游客認為西方歷史上對中國瓷器的崇高評價是針對官窯的,當然是一個歷史誤會。所以排除D。而A呢,從中國瓷器出口西方的歷史具體展開論述告訴我們這個誤會到底是怎么產(chǎn)生的?這個誤會到底是怎么回事呢?開始解開謎團,故本題選A。
通過這個題目同學們或許就能感受到承接敘述題要怎么避坑了?一是注意問法,不要犯低級錯誤。二是注意選項中是否有題干已經(jīng)談過的信息,畢竟問的是接下來最有可能談?wù)摰氖,那題干中已經(jīng)談過的內(nèi)容不會重復提及,這樣就有啰嗦重復之嫌。江蘇公務(wù)員考試網(wǎng)希望同學們好好學習這個題的解題思維,以避免掉入這種題目的坑。
![相關(guān)文章](/images/xgwz_ico.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