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半月談》第16期:大學不是終點,是新的起點
備考2018年江蘇公務員考試的你是否也聽說過“左手人民時評,右手半月談”的真經(jīng)口訣?半月談是備考公務員考試的重要資料,考生也可通過2018年江蘇公務員考試提前復習教材中的申論部分掌握更多的申論答題技巧和備考方法。
江蘇公務員考試網(wǎng)現(xiàn)將2017年《半月談》第16期:大學不是終點,是新的起點發(fā)布在此,供考生閱讀,請查看下文。
大學不是終點,是新的起點
十年寒窗苦讀,一朝金榜題名。大學新生帶著喜悅與好奇,載著理想與憧憬,在親友的祝福聲中邁進大學校園。對于這些終于成為大一新鮮人的孩子,理應給予深深的祝福,這是你們應得的獎勵。然而,每一名大學新生都應該明白,大學不是終點,而是人生新的起點。
長期以來,中國不少家長把考上好的大學作為激勵子女的重要目標甚至終極目標。好好上學,只有考上大學,你以后才能在社會上立足!相比很多中國家長,都對孩子講過這樣的一些話。對于一些學子來說,上大學就輕松了,上大學就自由了,這樣的自我安慰,也成為了高考奮戰(zhàn)路上的希望與動力。他們把考上大學當成一勞永逸的分水嶺,幻想著從此可以想看韓劇看韓劇,想玩游戲玩游戲。這樣長期的心理強化無疑讓一部分孩子把經(jīng)過高考考上大學當成了一個標志,一個出人頭地改變命運的標志,以為考上了大學就拿到了人生通票,前途無憂。抱著這樣的思想,進了大學之后,有人放松過頭,奉行少一分受罪,多一分浪費,60分萬歲的心態(tài),得過且過。有人沉迷游戲,搞不清楚是自己在玩游戲,還是游戲在玩自己,機械的活在鼠標鍵盤上。有人初心全完,小說漫畫游戲,全都不能放棄,把自己初上大學時的夢想全都拋在腦后。有人迷茫困惑,不知前路在何方,對未來沒有絲毫規(guī)劃,被動等待所謂命運的安排。還有的不能適應新的學習和生活方式,十分努力卻只有一分收獲。半月談記者曾采訪過一個高校學生,全縣高考狀元的他,大學三年掛科七門,不敢接父母電話,暑假不敢回家。他說一直以為上了大學就輕松了,可以扔掉書本,可以吃喝玩樂,可以輕松自由,要把高中階段錯過的游戲、電影全都補回來,不然對不起自己高中階段的寒窗歲月。結果是游戲、電影都補回來了,但失去了踏實苦干后收獲的喜悅,失去了努力奮斗后踏實的感覺。這樣的例子相比許多人都不陌生,之所以出現(xiàn)這樣的問題,根源就在于許多學生、家長只注重于大學的組織準備,沒有做好上大學的思想和心理準備。
大學是一種新的生活方式,需要有新的眼光、新的思維、新的目標導向以及相應的行為準則。大學并不意味著放松,相反,它是一種新式緊張的開始。
首先,要時刻明白并牢記,大學并不是終點,而是人生新的起點。考上大學,獲得繼續(xù)在校園里提升自我的機會,是對十年寒窗的肯定,但不意味著任何保證、包票。一個人的上限在哪里,關鍵看自己的努力?v然起點再高,如不繼續(xù)磨礪提升自己,可能起點就是終點,后面都是下坡路。
其次,要做好從零開始的心理準備。大學與中學的學習、生活、社交方式截然不同,要重新去摸索、去思考、去實踐。新生也許會感到困惑、迷茫,無所適從,一時無法找到新的目標,無法找到準確的自我定位,甚至可能造成過去的我、理想的自我否定;抑或由于環(huán)境和角色的變化,打破了先前對大學生活所懷有的浪漫夢幻,導致信心喪失,斗志消減。這些都是正常的,關鍵要學會心理調適,敢于從零開始。
再次,要明白大學生主要靠自己。大學與中學,不僅僅是校園的不同,學習方式、生活方式都有很大的差異。“高中手把手,大學自己走”,這是一名過來人對高中與大學差異的總結。大學階段,沒有了老師“牛蛇”般的管教束縛,更多要以自學為主,你要追求的是只屬于你自己的人生。雖然每一所高校,都會有這樣那樣的課程、社團等,幫助新生適應大學生活,但歸根結底依靠的,只有你自己。只有在思想上、心理上做好充分準備,才不會在新的賽道上掉隊。
最后,從入學那一刻起,就要開始規(guī)劃人生。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對于新生而言,有很多的事情要去思考:怎樣學好專業(yè),如何提升素質;畢業(yè)后可能的工作方向,從事什么樣的職業(yè);人生如何發(fā)展,如何提升生命的層次,等等。為了實現(xiàn)這些目標,必須去思考自己應該做些什么,學些什么,體會什么,客服上面,拒絕什么。有些是近期目標,有些則屬于長遠目標,要善于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給自己定位,然后制定行動計劃,選取恰當方式和捷徑,并落實在行動上。
總之,大學新生們,你們應忘掉過去的苦澀與汗水,就像是放掉包袱,為的是輕裝前行;珍藏起以往的榮耀與輝煌,就像是打牢基礎,為的是厚積薄發(fā)。人生的道理很漫長,但關鍵只有幾步。大學里的機遇是均等的,但只有做好準備的人才能抓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