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考2018年江蘇公務員考試這十個壞習慣要不得
每年參加江蘇公務員考試的考生人數(shù)眾多,而最終能考上公務員的也就那么幾個,那么為什么有人成功有人失敗呢?小編認為,復習時是否掌握了正確的姿勢是非常重要的。本文江蘇公務員考試網(wǎng)就來分享一些在公考復習時常有的壞習慣,希望考生們能夠引以為戒。
一是心態(tài)松懈
很多考生在備考時就抱著“試一試”的心態(tài),以至于平時復習懶散,效率低下,不能持之以恒,考前一周臨時抱佛腳,最后“半裸考”狀態(tài)參加考試。
二是沒有計劃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公務員考試亦是如此?忌綍r復習如果沒有計劃,想到哪復習到那,或者總是跟著別人的計劃走,往往會出現(xiàn)許多疏漏,沒有形成不了知識體系。
三是盲目提速
這是考生在復習時往往會陷入這種誤區(qū)。公務員考試題量大,必須提高速度,這固然沒錯,但如果一味求快而忽視正確率,即使按時答完考卷,也是徒勞無功。所以考生備考過程中應該在保持相當正確率的基礎上初步提高速度。
四是不會取舍
公務員考試知識面甚廣,考生不可能全部掌握,因此,復習考試要有側重點,要舍棄那些自己擅長的知識點和實在難以提高的弱項。許多考生在復習中眉毛胡子一把抓,不放過任一知識點,這種方法不僅很累,也會影響到復習效率。特別應注意的是,在筆試過程中如果出現(xiàn)不會的題目,應先果斷放棄,切不能因一道題而影響到整場考試。
五是光看不練
申論是公務員考試的重點也是難點,是拉開筆試成績的關鍵。想要答好申論,多寫才是硬道理。只有平常多寫、多練(研究真題)、多修改,才能訓練自己的思維和表達能力。否則光是通過“看”來復習,最終答卷上的文章也只會是靠“拼”和“擠”完成的。
六是不講技巧
在行測考試中,很多題目通過一些解題技巧就能輕松得出答案,如果按傳統(tǒng)方法解答,不僅費時費力,考生也未必能解答出來。這也是許多考生失分的主要原因。
七是不求甚解
有的考生平時練習只注重對錯,而不看答案的解析,對知識點一知半解,以至于錯題不知錯在何處,在考試中遇到同類題目時仍舊出錯,因而得不到高分。
八是忽視細節(jié)
細節(jié)決定成敗。公務員考試亦是如此,就筆試而言,很多考生答卷時字跡潦草,卷面不整潔,給閱卷老師留下不好的印象而影響得分;而在面試過程中,著裝和舉止等細節(jié)問題也時常使一些考生遭到淘汰。
九是不重積累
我們考生常會忽略這一點,須知質(zhì)變是由量變的積累而來。公務員考試,特別是申論,需要平時多注意積累,多閱讀,學習黨報黨刊的文章,久而久之,答起申論題目自會得心應手。
十是缺乏信心
喪失信心,是考試的大忌,會影響到自己水平的發(fā)揮。這也往往是考生喪失斗志,最終棄考的原因。公務員考試不僅考查知識和能力,也考察考生的心理,保持足夠的自信,才能克服復習中遇到的那些困難,在考試中把自己所學的知識充分發(fā)揮出來。
寫在結尾的話...
公考之所以難,其中一點就在于競爭大,失敗率也高。失敗并不是一件可恥的事情,如何正確看待失敗,總結失敗,吸取教訓,才是下一次成功的關鍵因素。
![相關文章](/images/xgwz_ico.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