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江蘇公務員考試行測邏輯判斷練習39
備考2017年江蘇公務員考試,必須了解和練習江蘇公務員考試的每一類題型。判斷推理:主要測查應試人員對各種事物關系的分析推理能力,涉及對圖形、語詞概念、事物關系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比較、組合、演繹和歸納等。常見的題型有:圖形推理、定義判斷、類比推理、邏輯判斷等。江蘇公務員考試網提醒,此類題型,一方面要掌握解題技巧,另一方面要多加練習,為幫助考生練習有關題目,江蘇公務員考試網提供每日一練,幫助考生提高。更多相關知識可參看2017年江蘇公務員考試通用教材組合用書備考。
1.甲、乙、丙三人對某公司所有人員是否會開車做出如下推測:
甲說:“該公司有人會開車。”
乙說:“該公司的李經理和王會計都不會開車。”
丙說:“該公司有人不會開車。”
如果三人的推測只有一個為真,則下列哪項判斷必然為真?( )
A.該公司所有人都會開車
B.該公司所有人都不會開車
C.該公司的李經理可能不會開車
D.該公司的王會計可能不會開車
2.經A省的防疫部門檢測,在該省境內接受檢疫的水獺中,有2%感染上了狂犬病。但是只有與人及其寵物有過接觸的水獺才接受檢疫。防疫部門的專家因此推測,該省水獺中感染有狂犬病的比例,將大大小于2%。
以下哪項如果為真,將最有利地支持專家的推測?( )
A.在A省境內,與人及其寵物有接觸的水獺,只占水獺總數(shù)的不到10%
B.在A省,感染有狂犬病的寵物,約占寵物總數(shù)的0.1%
C.在與A省毗鄰的B省境內,至今沒有關于水獺感染狂犬病的疫情報告
D.與健康的水獺相比,感染有狂犬病的水獺更愿意與人及其寵物接觸
3.近幾年,為治理城鎮(zhèn)污水,污水處理廠的建設不斷升溫。大規(guī)模上馬污水處理廠,的確能在短期內實現(xiàn)城鎮(zhèn)生活用水COD的減排。但是,一些地方城鎮(zhèn)生活污水經過魚塘和天然濕地的生態(tài)凈化,COD濃度也能大幅度降低。
由此推出( )。
A.單一的集中治理模式不符合環(huán)境保護自身的規(guī)律
B.治污就是要付出消耗能量和資金的代價的
C.減排手段應因地制宜,多種方式相結合
D.為治污而治污,不能將節(jié)能與減排結合好
4.近來,月嫂收入成為人們討論的熱門話題。有人要求政府加強監(jiān)管,并質疑月嫂的收入為何能高過一個醫(yī)學博士的月薪。也有人反駁說,月嫂的收入為什么不能高過醫(yī)學博士呢?月嫂收入的提高,一方面是市場調節(jié)的結果,另一方面反映了我國越來越重視體力勞動,尊重體力勞動者是社會的進步。
下列哪項陳述不能支持反駁者的觀點?
A.收入高低不完全取決于學歷高低
B.有些月嫂非常優(yōu)秀,具有博士學位
C.隨著新生兒的增多,出現(xiàn)“一嫂難求”的現(xiàn)象
D.誰能放下身段去賺辛苦錢,誰就值得尊重
5.張三、李四得知,共有甲、乙、丙、丁等4支代表隊分獲了15個項目(分別以序數(shù)表示)的獎牌,其中,甲隊獲得第1、4、12項目的獎牌;乙隊獲得第2、4、7、8、11項目的獎牌;丙隊獲得第4、5、6、12、13項目的獎牌;丁隊獲得第1、5項目的獎牌。王五從四支代表隊獲獎的15個項目中挑出一個單獨告訴了李四,而將獲得該項目獎牌的代表隊名稱單獨告訴了張三。王五對他們分別講完,李四就說:“我不知道是哪支代表隊獲得這個項目的獎牌。”張三聽了,就說:“我知道那個項目了。”李四馬上也說:“我也知道那支代表隊了。”
據此,可以推出王五挑出的代表隊和項目分別是( )。
A.甲隊,第1項目
B.乙隊,第4項目
C.丙隊,第12項目
D.丁隊,第5項目
江蘇公務員考試網參考解析
1.A【解析】第一步:找突破口
本題突破口為甲和丙之間的反對關系,必有一真。
第二步:看其他的話
三人的推測只有一個為真,則乙的話必為假,那么李經理和王會計至少有一個人會開車。
第三步:判斷突破口中兩句話的真假
由第二步中李經理和王會計至少有一個人會開車知道甲的話為真,即該公司有人會開車為真,而該公司有人不會開車為假,即該公司所有人都會開車。故正確答案為A。
2.D【解析】題干的論證是“受檢水獺都與人及其寵物有接觸,其患病率為2%→該省水獺患病率大大小于2%”。如果D項的斷定為真,根據題干“只有與人及其寵物有接觸的水獺才接受檢疫”則說明在接受檢疫的水獺中感染狂犬病的比例,要高于未接受檢疫的水獺。這就有力地支持了專家的推測。其余各項均不能支持專家的推測。故本題選D。
3.C【解析】第一步:抓住題干中的重點對象
題干第二句指出“污水處理廠能在短期內實現(xiàn)城鎮(zhèn)用水COD的減排”。第三句指出“地方城鎮(zhèn)生活污水經過魚塘和天然濕地生態(tài)凈化,COD濃度也能大幅降低”。
第二步:判斷整體關系
。1)、(2)分別指出不同地方、不同情況采用的不同方法,可概括為C“減排手段因地制宜,多種方式相結合”,所以C正確。
第三步:逐一判斷選項
A中“單一模式不符合規(guī)律”太絕對,不能直接從題干中體現(xiàn),所以A錯誤;B中“就是要付出代價”不是從題干中推導出來的,因為題干中體現(xiàn)治污的效果而不涉及“代價”,所以B錯誤;題干中不涉及要將“減排”和“節(jié)能”相掛鉤的內容,所以D錯誤。故正確答案為C。
4.B【解析】題目中反駁者的觀點是:月嫂的收入可以高過醫(yī)學博士。論據是:“市場調節(jié)的結果”和“我國越來越重視體力勞動,尊重體力勞動者”。
A收入高低不完全取決于學歷的高低,說明收入與學歷并無直接關系,故月嫂的收入有可能高于醫(yī)學博士。
B項說有些月嫂非常優(yōu)秀,具有博士學位,但并沒有涉及到收入高低的問題,因此B項無關。
C選項指出“一嫂難求”的現(xiàn)象,說明需求量大于供應量,才導致月嫂的工資可能會高于醫(yī)學博士。
而D說“誰能放下身段去賺辛苦錢,誰就值得尊重”是支持論據中的“我國越來越重視體力勞動,尊重體力勞動者”,從形式上進行了加強。因此本題正確答案為B。
5.B【解析】第一步:整合題目信息
甲隊獲獎項目:1、4、12。
乙隊獲獎項目:2、4、7、8、11(2、7、8、11是單隊獲獎項目)。
丙隊獲獎項目:4、5、6、12、13(6、13是單隊獲獎項目)。
丁隊獲獎項目:1、5。
張三知道隊名,李四知道項目。
第二步:結合其他的話
李四不知道哪只隊,說明李四知道的項目是個多個隊伍獲得的項目,因此排除單隊獲獎項目2、6、7、8、11、13,剩下1、4、5、12。
聽李四說不知道哪只隊伍,張三就知道了項目,說明張三知道的隊伍,只取得了一個多隊獲獎的項目,就是項目4。
李四聽張三確定了項目后,他也確定了隊伍,說明李四知道的項目,是這個隊伍中唯一的多對獲獎項目,這個隊伍就是乙隊。
故正確答案為B。
![相關文章](/images/xgwz_ico.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