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國考50萬人“棄考”傳遞出多元信息
江蘇公務員考試網訊:據報道,根據國家公務員局11月28日發(fā)布的數據,在日前結束的2017年度國考筆試中,共有148.63萬人通過招錄機關資格審查,實際參考人數為98.4萬人。這也意味著,本次國考的“棄考”人數超過50萬人。
為什么有那么多人“棄考”?首先,這是就業(yè)觀念的理性、冷靜和進步。對于“棄考”的考生而言,公務員并非其理想職業(yè)。因此,他們把報考公務員當成了就業(yè)“備胎”,如果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就打算考一考公務員。這體現(xiàn)了一種務實的就業(yè)觀,其中包含著先就業(yè)再擇業(yè)的理性選擇理念。相比那些“吊死在一棵樹上”的就業(yè)觀念來說,這是一種進步。在國考之前,他們恰恰找到了理想的職業(yè),有的已經走上工作崗位,有的正在奔向理想職業(yè)的道路上,于是決定放棄國考。而且,“棄考”人數越多,意味著通過其他渠道就業(yè)者越多。這是一個好的信號。
其次,公務員職業(yè)成色回歸正常。近年來,每年之所以有數十萬人“棄考”,就在于公務員福利正常化,甚至有的地方走極端,連正常福利都被砍掉或壓縮了,同時,對公務員的約束越來越嚴,權力濫用機會越來越小、風險越來越高,有心貪謀私利者未必再做這些選擇。
50萬人“棄考”,一定程度而言,用數字闡明了國人對國考態(tài)度和公務員職業(yè)看法的轉變,釋放了一個具有轉折意義的信號:約束權力不僅是建設廉潔政府的題中之義,也是促進公務員職業(yè)回歸正常、理性的需要。瀟湘晨報:
50萬人“棄考”,也是在提醒更多人正視這樣的現(xiàn)實。面對開放多元的社會,年輕一代應有底氣和自信,去努力創(chuàng)造屬于自己的價值。不論是跟風,搞沖動型報考后明白自己不合適,抑或找到了工作不想去參加考試。不論哪一種選擇,都該是負責的選擇。我們既不后悔自己的“棄考”,又能面對他人的勝出保持一份從容。
從全局視野來看,國考的“棄考”人數超過50萬人,其實也是一種選拔。社會分工越來越細,越來越開放多元的當下,一份公務員的工作,適合與否,既要問招考單位,也要問一問報考者自身。這50萬人選擇主動放棄,事實上也是一個報考心理不斷矯正的過程。到底是基于父母壓力、群體跟風、外部就業(yè)壓力、還是出于對公務員這一職業(yè)的正常認知和職業(yè)抱負,在這樣一個矯正過程中或能重新發(fā)現(xiàn)真實自我。而這,對于公務員職業(yè)本身而言,也是一件好事。因為它對那些不合適的人來說,意味著“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多元社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