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江蘇公務員行測樸素邏輯答題技巧
在公務員考試判斷推理部分,有一種題型我們稱之為樸素邏輯,所謂樸素邏輯,也就意味著,它不像直言命題、復言命題或者模態(tài)命題一樣,有一些固定的推理模式,所以在解答這類題目時就特別需要有技巧的應用,一般而言,樸素邏輯題目類型共有四種,下面江蘇公務員考試網(wǎng)(http://www.5yxx.com/)專家為大家詳細講解。
相關(guān)文章
一、有序的元素對應問題:即元素之間有大小、程度關(guān)系的對仗問題。如:甲乙丙丁四人,分別從事教師、律師、司機、工人,甲的工資高于律師,教師的工資低于司機。
常用方法:代入排除法,有時也可以用假設(shè)法。
例:甲乙丙丁戊五個學生參加高考,他們的成績之間的關(guān)系是:丙沒有乙高,戊沒有丁高,甲高于乙,而丁不如丙高,則成績最高的是:
A甲 B 乙 C 丙 D丁
【解析】丙沒有乙高,乙>丙,戊沒有丁高,丁> 戊,甲高于乙,甲>乙,丁不如丙高,丙>丁。排列起來即甲>乙>丙>丁>戊,所以最高的是甲,選A。
二、無序的元素對應問題:即元素無大小、程度關(guān)系。如:甲乙丙三個人分別是教師、律師和醫(yī)生,甲和律師參加教師的講座。要求考生把甲乙丙分別與他們的職業(yè)相對應。
常用方法:代入排除法 、假設(shè)法。
例:在同學聚會上,甲乙丙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都做出了一定的成績,成為了教授、明星和經(jīng)理,另外
(1)他們分別畢業(yè)于音樂系、物理系和中文系
(2)明星稱贊中文系畢業(yè)者身體健康
(3)物理系畢業(yè)者請教授寫了一幅字
(4)明星和物理系畢業(yè)者生活在同一座城市
(5)乙向音樂系畢業(yè)者請教過樂理問題
(6)畢業(yè)后,物理系畢業(yè)者、乙都沒有和丙聯(lián)系過
則可知:
A 丙是明星,甲畢業(yè)于物理系 B 乙畢業(yè)于音樂系
C 甲畢業(yè)于音樂系 D 中文系畢業(yè)者是明星
【解析】由第二句話可知,明星和中文系的不是同一個人,排除D,由第三句話可知物理系和教授不是同一個人,由第四句話可知明星和物理系的不是同一個人,由第三和第四句話可知物理系的不是教授也不是明星,那么物理系的應該是經(jīng)理。由第五句話可知乙和音樂系不是同一個人,排除B,由第六句話可知物理系的不是乙也不是丙,那么物理系的只能是甲,排除C。此題選A。
三、數(shù)學問題,即題干中出現(xiàn)數(shù)學運算的知識,常用方法:代入排除、假設(shè)、特值法、歸納法、概率分析法。
例:有A、B、C、D、E五枚郵票,其價值大小不同。已知
(1)A是B的兩倍價值 (2)B是C的四倍半價值
(3)C是D的一半價值 (4)D是E的一半價值
那么,這五枚郵票由大到小的價值順序是
A A、E、B、D、C B A、B、E、C、D
C A、B、E、D、C D A、E、D、B、C
【解析】(1)即A=2B(2)即B=4.5C(3)即C=0.5D(4)即D=0.5E。要想用乘法,從后往前推,假設(shè)E=8,那么D=4,C=2,B=9,A=18,因此A>B>E>D>C,此題選C。
四、真假話問題,即題干中出現(xiàn)幾句對話或者描述,并給出了相應的真假情況,依據(jù)對話推理。
常用方法:假設(shè)法、代入法。
1、假設(shè)以包含多次真假話的條件為假設(shè)點
在真假問題中,常規(guī)的就是直接假設(shè)。但是在這之中又會遇見一個問題,從哪個條件入手進行假設(shè)?要想最為快速地解題,就要去觀察條件,從包含了多次真假話問題的條件開始假設(shè),能夠更加快速解題。
【例】A、B、C、D為四位漂亮女生,她們喜歡穿漂亮衣服,某天,她們穿的衣服顏色各不相同,有黃色、綠色、藍色和紅色四種,在問到她們各自衣服的顏色時,A說:“B的衣服不是黃色的。”B說:“C的衣服是綠色的。”C說:“D的衣服不是藍色的。”D說:“A、B、C三人中有一個人的衣服是綠色的,而且只有這個人說的是實話。”如果D說的是實話,那么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
A.C的衣服是藍色的,D的衣服是綠色的
B.B的衣服是藍色的,C的衣服是紅色的
C.A的衣服是綠色的,B的衣服是紅色的
D.D的衣服是綠色的,A的衣服是紅色的
【解析】在該題中,我們由D可知,A、B、C三人中只有穿紅衣服的人說真話。而去看他們?nèi)怂f的話時,會發(fā)現(xiàn):B的話中講的是C穿綠色,即C說的是真話。也就是說B的話中包含了C的真假情況,那么B包含的真假話就存在多次,則就應該先假設(shè)B為真話。
結(jié)果假設(shè)B說真話,則C穿綠色,C說真話,那么就出現(xiàn)了B、C兩句真話,與題干不符,所以B說的假話,那么由此推出C也為假,則A為說真話的人,A穿綠色。C說假話則D穿藍色。加之,A說真話,B就不穿黃色,則B穿紅色,而C穿黃色。故答案選C。
2、題干給出“猜對一半”的條件時,觀察猜測項中的特殊項
當題干中說明有兩個元素對應關(guān)系,而多個人進行猜測時,一般最終的條件都會已知每人都猜對一半。而一般這類題中,都會有一個元素比較特殊,僅被猜過一次,那么這個猜測往往是正確的,以此入手,能更加快速地解決此類問題。
【例】地理老師畫出了亞洲、歐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的圖形,并給每個圖形編了代號,然后請五個同學上來每人認出兩個洲。同學們的回答都不一樣,甲:3是歐洲,2是美洲;乙:4是亞洲,2是大洋洲;丙:1是亞洲,5是非洲;。4是非洲,3是大洋洲;戊:2是歐洲,5是美洲。地理老師說:“你們每人對了一半。”
根據(jù)上述條件,下列判斷中正確的是( )。
A.1是亞洲,2是歐洲B.2是大洋洲,3是非洲
C.3是歐洲,4是非洲D(zhuǎn).4是美洲,5是非洲
【解析】在此題目中,五個大洲均被猜了兩次以上,不能作為突破口。但是5個數(shù)字中“1”卻只被猜了一次,那么這個猜測往往是正確的。以此入手就能夠更加快速解題。最終確定出1為亞洲,2為大洋洲,3為歐洲,4為非洲,5為美洲。故選C。
3、選項設(shè)置單一時,代入排除速定答案
如果真假話問題中選項設(shè)置特別單一,如單純地求今天是周幾、第幾個能行等,那么此時使用代入排除更加快速。
【例】甲、乙、丙三人推銷各自的產(chǎn)品。這三種產(chǎn)品中,有一樣是仿冒品,其余兩樣是真品。甲說:“我的產(chǎn)品是真品,乙的產(chǎn)品是仿冒品”;乙說:“我的產(chǎn)品是真品,丙的產(chǎn)品是仿冒品”;丙說:“乙的產(chǎn)品是真品,甲的產(chǎn)品是仿冒品”。已知甲、乙、丙三人中,有一位兩句話都是真的,有一位一句話是真話、一句話是假話,還有一位兩句話都是假話。那么,推銷仿冒品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不能確定
【解析】在這個題中,給出甲乙丙三人的對話,并說明其中有一位兩真,一位兩假,一位一真一假。如果使用假設(shè)方式來做題,則需要進行多種分析。而我們觀察選項,發(fā)現(xiàn)關(guān)于誰推銷的仿冒品的選項很單一,每一個選項指向一個人。那么此時將選項帶入去檢驗是否符合一位兩真,一位兩假,一位一真一假是最為快捷的。當我們帶入推銷仿冒品是甲時,發(fā)現(xiàn)甲的話兩假,乙的話一真一假,丙的話兩真,符合題干,即為甲,選A。
更多解題技巧及方法可查看2016年江蘇公務員考試提前復習教材。
閱讀此文的人還閱讀了:
![相關(guān)文章](/images/xgwz_ico.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