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國考申論:給閱卷老師一個看上你的理由
古人云:“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至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由此,小編想到了困擾我們已經很久的申論文章。很多考生閉著眼睛都能說出諸如申論文章有多少多少注意點,不要犯這樣那樣的錯誤,可怎么就寫不出一篇讓人耳目一新的文章呢?還是上面的那個道理,不善假于物也!
首先讓我們來回顧一下寫申論文章的常用行文結構:第一步,結合材料談談現狀,提出問題;第二步,分析現狀產生的原因,提出觀點;第三步,提出多方面的策略來論證自己的觀點;第四步,總結收尾結束全文。以上行文結構相信正在閱讀2014版《國家公務員考試通用教材》 (http://www.chnbook.org/goods.php?id=46)的考生都已經掌握并且能夠熟練運用。如果你的語言功底還行,能夠做到文通字順,那么寫出的文章一般能得到這樣的評語:“觀點鮮明,說理充分,結構完整,語言流暢。”這樣的文章被評為二類文應該問題不大。有些考生想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提高,但苦于找不到好的方法,在這里小編想談的就是這一部分考生關心的問題:如何使申論文章出彩。
做個標題黨討討巧
讓我們假設這樣一個情境:給你一本“大部頭”,內里文章不計其數,你會選擇哪些文章先看呢?比較聰明的做法就是先翻翻目錄,找到自己感興趣的題目先閱覽。申論閱卷也是一樣的道理,文章車載斗量,想要吸引閱卷老師的眼球,文章的題目也得有吸引力。
使申論文標題有吸引力是有一些具體方法的,這里先例舉幾個:
。1)對仗法。比較以下兩個標題就知道對仗法的好處了。一個是《大力加強道德建設的重要性》,另一個是《人無德不立 國無德不興》。后一個標題為仗法標題,一眼看去簡潔有力,朗朗上口,而且也讓論點顯得更加充分。
。2)舊詞新用。對大家非常熟悉的成語、歌詞、俗語進行一些改動,會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如同樣是說溺愛孩子的問題,A用的標題是《寵愛孩子應適度》,B用的標題是《再富也要苦孩子》。第二個標題顯然更加有新意。
(3)比喻法。如在談論政府應減少對經濟發(fā)展的行政干預話題時,有這樣兩個標題:《減少政府干預 提高經濟活力》、《多用“看不見的手” 少用“看得見的手”》,讓你選的話,你用哪一個?
為了我們的文章能在一開始就讓閱卷老師精神一振,大家都做個申論“標題黨”又何妨。公務員教材中心(http://www.chnbook.org/)提醒廣大考生,題好一半文,平時多收集一些亮眼的標題,以備考試時能夠用上。
引用經典潤潤色
申論文章一類文評分標準要求文章有新意。引用經典,輔助論證自己的觀點,是使文章看上去有新意的途徑之一。試看一例:
“美麗中國”,一個古老而嶄新的名字。
從“詩騷”而下,美麗中國呈現在一代代中國人的文字里。“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這是陶淵明描繪的田園之美;“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這是李白揮灑的旅途之美;“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這是王維目睹的邊塞之美……農業(yè)社會的自然和人文相交織,古典世界的風景和詩興相融合,溫潤著一代代中國人的心靈。
近代以來,中國面臨現代化課題。魅力中國于是有了兩張面孔:一張因襲了鄉(xiāng)土中國的清淡,一張洋溢著工業(yè)社會的熱烈。就像開國領袖毛澤東的詩句,既珍惜“風起綠洲吹浪去,雨從青野上山來”的山川自然之美,也禮贊“更立西江石壁,截斷巫山云雨”的建設之美。
文章作者引用了經典詩句,論述了“美麗中國”的歷史發(fā)展。既是對前文生態(tài)文明的充實,也自然引導出后文對發(fā)展與環(huán)境問題的論述。此段文字,在結構上承前啟后,在邏輯上引申和深化了主題,且文辭優(yōu)美,提升了文章的可讀性。公務員教材中心提醒:考生要多積累記憶一些經典詞句,充實自己的資源庫。
使申論文章出彩,還有許多其他方法,如對比論證、比喻論證等,更多的方法,大家可登陸公務員教材中心下載增補資料學習。另外,申論不能只看不練,希望廣大考生勤動筆,并參閱同類優(yōu)秀范文對自己的文章進行修改。
閱讀此文的人還閱讀了
2014年江蘇公務員考試:申論語言的奧秘
首先讓我們來回顧一下寫申論文章的常用行文結構:第一步,結合材料談談現狀,提出問題;第二步,分析現狀產生的原因,提出觀點;第三步,提出多方面的策略來論證自己的觀點;第四步,總結收尾結束全文。以上行文結構相信正在閱讀2014版《國家公務員考試通用教材》 (http://www.chnbook.org/goods.php?id=46)的考生都已經掌握并且能夠熟練運用。如果你的語言功底還行,能夠做到文通字順,那么寫出的文章一般能得到這樣的評語:“觀點鮮明,說理充分,結構完整,語言流暢。”這樣的文章被評為二類文應該問題不大。有些考生想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提高,但苦于找不到好的方法,在這里小編想談的就是這一部分考生關心的問題:如何使申論文章出彩。
做個標題黨討討巧
讓我們假設這樣一個情境:給你一本“大部頭”,內里文章不計其數,你會選擇哪些文章先看呢?比較聰明的做法就是先翻翻目錄,找到自己感興趣的題目先閱覽。申論閱卷也是一樣的道理,文章車載斗量,想要吸引閱卷老師的眼球,文章的題目也得有吸引力。
使申論文標題有吸引力是有一些具體方法的,這里先例舉幾個:
。1)對仗法。比較以下兩個標題就知道對仗法的好處了。一個是《大力加強道德建設的重要性》,另一個是《人無德不立 國無德不興》。后一個標題為仗法標題,一眼看去簡潔有力,朗朗上口,而且也讓論點顯得更加充分。
。2)舊詞新用。對大家非常熟悉的成語、歌詞、俗語進行一些改動,會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如同樣是說溺愛孩子的問題,A用的標題是《寵愛孩子應適度》,B用的標題是《再富也要苦孩子》。第二個標題顯然更加有新意。
(3)比喻法。如在談論政府應減少對經濟發(fā)展的行政干預話題時,有這樣兩個標題:《減少政府干預 提高經濟活力》、《多用“看不見的手” 少用“看得見的手”》,讓你選的話,你用哪一個?
為了我們的文章能在一開始就讓閱卷老師精神一振,大家都做個申論“標題黨”又何妨。公務員教材中心(http://www.chnbook.org/)提醒廣大考生,題好一半文,平時多收集一些亮眼的標題,以備考試時能夠用上。
引用經典潤潤色
申論文章一類文評分標準要求文章有新意。引用經典,輔助論證自己的觀點,是使文章看上去有新意的途徑之一。試看一例:
“美麗中國”,一個古老而嶄新的名字。
從“詩騷”而下,美麗中國呈現在一代代中國人的文字里。“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這是陶淵明描繪的田園之美;“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這是李白揮灑的旅途之美;“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這是王維目睹的邊塞之美……農業(yè)社會的自然和人文相交織,古典世界的風景和詩興相融合,溫潤著一代代中國人的心靈。
近代以來,中國面臨現代化課題。魅力中國于是有了兩張面孔:一張因襲了鄉(xiāng)土中國的清淡,一張洋溢著工業(yè)社會的熱烈。就像開國領袖毛澤東的詩句,既珍惜“風起綠洲吹浪去,雨從青野上山來”的山川自然之美,也禮贊“更立西江石壁,截斷巫山云雨”的建設之美。
文章作者引用了經典詩句,論述了“美麗中國”的歷史發(fā)展。既是對前文生態(tài)文明的充實,也自然引導出后文對發(fā)展與環(huán)境問題的論述。此段文字,在結構上承前啟后,在邏輯上引申和深化了主題,且文辭優(yōu)美,提升了文章的可讀性。公務員教材中心提醒:考生要多積累記憶一些經典詞句,充實自己的資源庫。
使申論文章出彩,還有許多其他方法,如對比論證、比喻論證等,更多的方法,大家可登陸公務員教材中心下載增補資料學習。另外,申論不能只看不練,希望廣大考生勤動筆,并參閱同類優(yōu)秀范文對自己的文章進行修改。
閱讀此文的人還閱讀了
2014年江蘇公務員考試:申論語言的奧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