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國際時事政治
1.10月3日,巴西里約熱內(nèi)盧獲得2016年夏季奧運會舉辦權。舉辦奧運會是巴西人的夢想,這次是巴西第四次申辦奧運會。這一次,巴西人喊出“該是輪到我們的時候了”的呼聲。他們強調(diào),不僅是巴西,整個南美洲都需要辦一屆奧運會,讓更多民眾感受和認識奧林匹克精神。
2.根據(jù)10月3日公布的初步計票結果,愛爾蘭舉行的全民公投通過了旨在推動歐洲一體化進程的《里斯本條約》。據(jù)當?shù)孛襟w援引愛爾蘭外長米歇爾·馬丁的話報道,《里斯本條約》獲得通過會給愛爾蘭帶來益處。據(jù)3日下午公布的正式計票結果顯示,投贊成票的比例為67.1%。
3.瑞典卡羅林斯卡醫(yī)學院10月5日宣布,將200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授予美國科學家伊麗莎白·布萊克本、卡蘿爾·格雷德和杰克·紹斯塔克,以表彰他們“發(fā)現(xiàn)端粒和端粒酶是如何保護染色體的”。伊麗莎白·布萊克本擁有美國和澳大利亞雙重國籍,她和卡蘿爾·格雷德都是女性科學家,兩人分別出生于1948年和1961年。兩位女性同獲一個獎項在諾貝爾獎歷史上非常罕見。她們將與現(xiàn)年57歲的杰克·紹斯塔克分享1000萬瑞典克朗(約合140萬美元)的獎金。
4.挪威諾貝爾和平獎委員會10月9日宣布2009年諾貝爾和平獎將授予美國現(xiàn)任總統(tǒng)巴拉克奧巴馬因為他“在國際外交和人民之間的合作所做的巨大努力”。諾獎委員會稱,他們對奧巴馬希望建立“一個沒有核武器的世界的遠見卓識“給予極大重視。“奧巴馬為實現(xiàn)和平強調(diào)外交和通過協(xié)商解決核武器問題作出很多貢獻,”但當記者問到奧巴馬的努力還沒有取得任何成果時,諾獎委員說,“他是因為他的努力,他正在做的努力和他將要做的努力而獲獎的。”
5.第64屆聯(lián)合國大會10月15日舉行全體會議,以不記名投票方式選舉波黑、黎巴嫩、尼日利亞、加蓬和巴西5國為新的安理會非常任理事國。由于僅有5個候選國參選5個席位,因此這是自2004年以來聯(lián)大首次通過等額選舉產(chǎn)生安理會非常任理事國。在投票中,5國均以180票以上的高票當選。新當選的5國將從2010年1月1日正式開始為期兩年的任期,接替現(xiàn)任非常任理事國布基納法索、哥斯達黎加、克羅地亞、利比亞和越南。安理會共有15個成員,其中中國、法國、俄羅斯、英國和美國為常任理事國,其余10個成員為非常任理事國。聯(lián)大每年選舉產(chǎn)生5個非常任理事國,名額按地區(qū)分配,并需要獲得大會三分之二多數(shù)票通過。目前,安理會非常任理事國還包括奧地利、日本、墨西哥、土耳其和烏干達,它們的任期到2010年12月31日結束。
6.美國東部時間10月28日11時30分,一枚火箭從佛羅里達州肯尼迪航天中心39B發(fā)射塔成功發(fā)射。這是美國未來載人航天工具——“戰(zhàn)神I—X”火箭的第一次升空。